印象千灯(一)
□章海耘
千灯,原称千墩,相传是古代为防止海盗,在吴淞江上设置了999个土墩,起到瞭望塔与烽火台的作用,后来又设置一座土墩,刚好是1000个土墩,从此,小镇取名为千墩。上世纪60年代,更名为千灯。
进入千灯,最先得从三桥上跨过,三桥连袂而筑,分别有宋、明、清的不同特色,每当皓月当空,石桥的半圆与它的倒映形成圆月,与空中明月的倒影相映成辉,千灯人喜欢在三桥上赏月,于是此地又有了三桥邀月的美誉。
过了三桥,就进入了具有2000多年的古镇。首先映入眼帘的是1500米长的石板街,共由2072块条形花岗石铺设而成。据说这条石板街始建于南宋,修缮于明、清,民国初年又重新整理修缮,是江南水乡保存非常完整的宋朝石板街。走在上面,啪嗒啪嗒的响声,好像是历史的回声,飘荡在石板街上空;又仿佛是行走在千年前的大宋朝,让人有一种恍恍惚惚穿越的感觉,抬起头来一看,原来是余家当铺到了。
“戒子一枚,作价白银八两”,这是明朝的声音;“大褂一件,作价二个银元”,这是民国的声音。江南当铺,十有八九是徽商所开,千灯余家当铺当然也概不例外。余家当铺柜台高2米有余,具有典型江南当铺风格,余家老大,当年也是从徽州的休宁迁移而来。当铺后面是后花园,千墩就在其中,传说原有10多米之高,由于历代挖泥不止,今已经荡然无存,只有上世纪末在上面建造的秦望山烽火楼依然耸立在后花园。
出当铺,穿过长长的石板街,便来到南大街的顾坚纪念馆,顾坚是元末明初的戏剧家,比西方的莎士比亚早了200年。虽然两人都是戏剧家,但顾坚创造的昆曲,成为中国的百戏之祖,2001年,被列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顾坚纪念馆旁边就是千灯古戏台,相传是陶渊明的后人在唐朝所创办。在浙江遂昌当县令明朝的汤显祖来千灯看望同榜进士徐应聘,带来了在遂昌写作完成的《牡丹亭》,于是,昆曲《游园惊梦》在千灯上演,中国终于有了自己的戏剧(500年以后才诞生了京剧)。今天,戏台仍在,演出仍在,如你有兴趣,还可以听一段委婉细腻的昆曲《游园惊梦》……
(未完待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