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育企业文化 铸就企业之魂
2月6日,召开的公司年度工作会议上,陈忠董事长根据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提出:把企业文化建设作为2012年乃至今后一段时间里公司各部门的重要工作之一,通过培育企业文化,铸就企业之魂。
对企业而言,市场是一只“无形之手”,它调控着企业生产经营的方向,而文化则是“无形之魂”,它掌握着企业生存发展的命运。就企业的长远发展来说,沉淀在员工群体心灵深处的文化认同,就是企业之魂,是推动企业发展的根本。文化竞争力是一个企业乃至国家的核心竞争力。因此,公司的发展应该寻找文化支撑,构建核心价值体系。
文化是一种思想观念。它决定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或者企业的发展程度。詹姆斯·瓦特发明蒸汽机引发的欧洲工业革命,既是生产技术上的进步,也是思想观念文化的重大变革。晚清中国积贫积弱,深受列强凌辱,则是“闭关锁国”落后思想观念文化的恶果。海尔集团董事长张瑞敏建厂初期在员工的注视下,砸碎不合格的电冰箱,标志着“海尔”新思想观念文化的诞生。这些事实让我们看到,因为文化上的突破,思想观念的转变,才引发了科学技术、经济效益的突飞猛进。
文化是一种力量。马克思主义的唯物主义思想观认为,物质与精神、存在与意识、经济与文化都是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的。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员工的精神意志,道德情操文化素养,管理者的思想作风、精神状态、管理水平,企业的规章制度等等,都直接影响着企业的经济效益的高低,凝聚力和战斗力的强弱,经营机制运转的顺畅。在特殊情况下文化之魂可给人以支持,精神意志可以转化成力量。铁人王进喜和工人们都依靠这种精神意志在艰难困苦的环境中,创造出超出人们想象的成绩来。
文化是一种道德情操。就拿制度来说,它本身是企业价值观的一种体现。近几年,公司的各种规章制度不断完善,但在制度的执行和落实过程中,如果不能培养出内化于全体员工精神结构中的常识、常理、常情、常德的文化和良好的道德情操,再好的制度也无法真正实行。各部门时常发生的违章违规现象,从一个侧面折射出公司的文化建设,应不断强化。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公司员工文化素养和道德情操的提高,制度体系的规范和科学,观念文化在企业制度体系建设中的作用也将越来越突出,甚至会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文化是一种品牌。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到这样一种现象,大凡知名度较高的企业,即使其产品价格较高,也不会受到消费者的抵制。而知名度较低的企业,即使产品价格较低,也不受消费者青睐。这是因为随着市场的发展和竞争日趋激烈,企业间的竞争将集中体现在企业形象和人才的竞争上。企业的形象、信誉、品牌,一方面关系到企业能否获得社会的认同,对企业的市场占有率有深远的影响;另一方面良好形象本身就能带来效益的无形资产。目前,许多百年老店之所以能传承至今,从根本上说是形象、信誉、品牌文化的传承。
企业发展到一定程度,就不应是单纯的经济组织和工作场所,而应是人性化的文化体系,在这个体系中每个成员都有共同的价值理念。在企业的大愿景下,每个员工都努力争取实现自己的小愿景;在企业的大目标下,每个员工都能体现出个人的自身价值。如果我们公司的企业文化一旦形成,它不因时间的流逝而流失,不因主要领导层的变更而变化,不因新成分的加入而淡化,那么就会有远大的前程和灿烂的明天。
(危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