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游(一)
□章海耘
带着忐忑不安的心情,在甬温铁路“7·23”特大铁路交通事故的第五天,我们一行从杭州登上了3205次动车南下到厦门。
对厦门,我并不陌生,虽然第一次到来,但听说已久,向往已久。因为已是傍晚,就入住休息,以备第二天的行程。
次日一早,一行登车前往永定。厦门与永定相距170公里,但是山路弯弯,车速不快,行驶了3个小时才到达。福建有很多的土楼群,但比较出名的是南靖、华安与永定土楼。而永定土楼因闻名天下,进入了文化遗产名录。
土楼的建造者是中国人,而土楼的“发现者”却是美国人。上个世纪,美国军事卫星在台海一侧发现大量类似导弹发射井,以为大陆一下子在福建建造了几千个发射井,于是派CIA冒充游客到此旅游,靠近一看才真相大白,当然这些是传说,也不见得事实真的如此。不过,我们还是感谢美国人民,为中国的土楼走向世界作出了重大的宣传推广作用,福建土楼从此走出国门走向了世界。
福建土楼之多,令人目不暇接,就龙岩地区就有近5000座,其中方楼有4000座之多,圆楼有360多座。
土楼土楼,顾名思义是用土石夯筑,不用钢筋水泥,但牢固如石,是客家人为自卫防御而修建的坚固楼垒,圆形土楼一般一二层不开窗户,最高处设有瞭望台,以便观察敌情。土楼除有防范御敌之外,还有防火、防震、通风、采光,并且冬暖夏凉,在我国也是别具一格的建筑。
到永定,首先必看的是振成楼。振成楼地处永定县洪坑村,由林氏家族之林在亭的后裔兴建,林在亭家境贫困,太平天国时期为躲避战乱,在永定一带学习打烟刀,学成后回家乡创办烟刀厂,因刻苦用功,经多年努力,终于发家。传至孙子林鸿超时,用5年时间花费8万光洋,于1912年建成振成楼。
振成楼坐北朝南,按八卦理念建造,圆楼外左右二侧是对称的半月形馆相铺,外观似宋朝的乌纱帽。主体是以八卦布局,是楼中有楼的二环楼,外环楼为架梁式土木结构,内环楼为砖石结构,有外土内洋之称,共有208间房间,一层为厨房,二层粮仓,三四层为卧室,每层有40间房,配有4座楼梯,概设门户。户闭自成院落,卦门开连成整体,卦与卦之间为防火墙,建造成等分辐射状,每卦之间有浴室。
楼中楼是两层的砖木结构建筑,内有石雕柱脚,木刻门面,琉璃瓦当窗户,二楼走廊栏杆是铸铁梅兰菊竹图案,极像我们南浔小莲庄藏书楼的二楼铁栏杆,两个建筑可谓南北呼应,并且建筑年代也十分相近,都是清末民初。楼中楼中间为中心大厅,可做议事厅,宴客厅,也可以兼做戏台,戏台也极像北京颐和园的戏台,可见建筑是相通的。观戏台中间比两旁高六寸,中间为客人座位,两旁为主人座位,意味着来客高主人低,这也是代表了客家人的好客之道。
大厅墙内有不少当时名人名联,最有名的是当时总统的黎元洪为楼主题匾“里党观型”,意思是四乡八里的榜样。
大厅富丽堂皇,有西洋风格,天井中有东西井,也就是八卦图中的阴阳两太极,代表日月。令人奇怪的是,东西两井相隔只有10米,井中水位却不是相同,是东高西低,让人惊叹不已。
全楼开三个大门,东方为地门,西方为人门,南方为天门,大门门板厚达20公分。用钢板包裹,大门一关,楼内可以高枕无忧了。
(未完待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