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组织本报通讯员前往川渝地区开展采风活动
为让本报通讯员开阔视野,提高写作能力,同时接受红色革命教育。11月2日至5日,公司组织本报通讯员前往重庆四川两地开展了为期四天的采风活动。在公司党委书记陆一梁、副总经理褚燕英的带领下,大家先后在重庆的渣滓洞和白公馆,四川省的都江堰和三星堆博物馆等地开展采风活动。
在渣滓洞,通讯员们看到高墙上密布的高压铁丝网、岗楼上的哨兵和黑洞洞的枪口,仿佛听到特务们的鞭打声和嚎叫声……让人感受到这里曾是一个阴森恐怖的人间地狱。监狱中的刑讯室和各种刑具,如脚镣、手铐、烙铁、皮鞭、老虎凳等,展示了国民党特务对革命志士的残酷迫害。这些场景让大家不禁对革命先烈们的坚贞不屈和视死如归的精神肃然起敬。
在白公馆,通讯员们看到用红色绣花被面做成的五星红旗,这是狱中难友们在得知新中国成立后,用草纸和想象制作的。这面红旗象征着革命者们对未来的希望和对胜利的渴望,即使身处牢笼,他们的心依然向往光明。参观过程中,大家不仅看到了历史的痕迹,更深刻体会到了革命先烈们为了新中国的诞生所付出的坚定信念和巨大牺牲。这些经历让人心潮澎湃,思绪万千,仿佛穿越时空回到了那个血雨腥风的年代。渣滓洞和白公馆不仅是历史的见证地,更是精神的殿堂,它们提醒大家永远铭记革命先烈的伟大精神和不朽功绩。这不仅仅是让通讯员们经受了一次思想的教育,更是经受了一次灵魂的拷问。
四川都江堰水利工程是我国古代水利工程的杰作之一,大家不禁感慨这座始建于公元前两百五十多年水的利工程,其设计巧妙,工艺精湛。这种对自然环境的精准把握和利用,展现了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技艺。都江堰历经数十年的建设和巨大的人力物力投入,最终完成这一伟大工程。这些劳动者们克服重重困难,用勤劳和智慧完成了这一壮举,至今仍为当地农田提供稳定的灌溉水源,保障了丰收。大家都被江堰的设计和工艺所惊叹。
大家参观三星堆博物馆时,仿佛是一次穿越时空的旅行。这里的珍贵的文物不仅展示了古代人民的智慧和技术水平,更让大家对巴蜀历史和文化有了更深的理解和感悟。
此外,通讯员们还先后参观了重庆李子坝轻轨穿楼观景平台、洪崖洞、解放碑,成都市的宽窄巷子、锦鲤街等地。
(游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