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傻瓜”不傻
□卢桑
有一部很好看的印度电影叫《三个傻瓜》,讲的是三个穷苦人家的孩子,在大学里克服歧视,奋发努力,在完成学业的同时结成了深厚的友谊,最后都学有所成,其中一个后来还成为国际上著名的科学家,400多项发明创造,获得了世界专利。他还颠覆了传统教育模式,自己创办了一个学校,教育了一批孩子,从实践出发,培养孩子们对科学技术的兴趣与爱好。影片情节曲折,内容生动,欢乐的背后有辛酸,引人思考,观后的感受是“傻瓜”不傻。
现实生活中,聪明与傻其实是相对的,虽说人的智商有高低之分,但在待人接物上,在学习生活的过程中,只要认真、刻苦、勤奋、真诚,不论聪明与“笨”都可以通过努力,达到自己的目标与理想。当年,中央电视台曾报道过“傻子瓜子”的事迹。一个没有多少文化,靠炒卖瓜子为生的人,因为炒的瓜子好吃又便宜实惠,一传十,十传百,“傻子瓜子”红红火火,名声大作,远销大江南北,取得令人难以置信的成就。湖州水乡荻港也有个养甲鱼的人叫“阿呆”,但他养甲鱼时一点也不呆,养成的甲鱼个大、肉鲜、味养。他还不忘为自己养的甲鱼申请、注册了商标——“阿呆甲鱼”。有品牌、有口碑,供不应求,“阿呆”给家乡争了光,给自己挣了钱。“阿呆”真的一点也不呆。而日常我们听到看到的“聪明反被聪明误”的人和事也比比皆是,有些人,本来已经有了一官半职,或是事业有成,却在自己的人生道路上,耍小聪明,弄虚作假,或非法经营,谋取不义之财,最终落个可叹的下场。
大智若愚,是人生一个很高的境界。要做到这一点不容易。历史上的韩信甘受胯下之辱,越王勾践卧薪尝胆,他们都是日后成大事者。已故著名数学家陈景润生活简单,不谙世事,却在数学领域中破解了哥德巴赫猜想的难题,取得了世界上瞩目的成就,谁说他不是一个智者?人生道路上,急功近利不可取,投机取巧要不得,做老实人,说老实话,办老实事,认定一个目标,一步一个脚印,坚持下去,必有所成。
“愚公移山”虽然是个寓言,所讲的道理浅显而深刻:愚公不愚,智叟不智。解放前,在外国列强的眼里,“东亚病夫”、贫穷、落后、愚昧是中国人的写照。同样是这中华民族,在新中国成立后的半个多世纪中,硬是靠发扬“愚公移山”的精神,摘掉了贫穷、落后的帽子;原子弹有了、宇宙飞船上天了,奥运会上金牌总数进入了前三名……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改善了,中国人在世界舞台上扬眉吐气,说话算数了。如今在世界各地,生意做得最好、最成功是华人,因而我们中国人一点都不傻。在国际交往上,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致力于谋求世界和平、稳定与和谐,力所能及地帮助发展中的国家与人民,这是聪明的表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