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是个凡人
□玉田
从小到大,最喜欢的一本书便是《三国演义》,也是时刻带在身边,走到哪里都不舍得丢弃的一本书。从演义到看正史《三国志》,再到电脑游戏,最后到PS2的游戏,历来对《三国》的宠爱不间断。近日再次读《三国演义》,却对曾经蛮讨厌的一个人物关注起来,更想深入了解其内心世界,那就是三巨头之一的刘备。
刘备的成长是多灾多难的,与他同时出道的曹操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袁绍是统一华北的大省省长,而他还在江湖上到处流窜。那时候的刘备就是一凡人,甚至就像是流民。曹操与他煮酒论英雄,夸他和自己同级别,那是客气了,也是演义之说。
当曹操统一北中国,刘备作为一凡人——安居乐业的梦想又被击碎了——再次开始了流亡的生涯。其实细细想想他的经历,从头至尾,除了他小时候吹了个牛皮,说家门前的桑树茂盛,砍了刚好做皇帝的车盖,但成人之后的所作所为,是毫无建树的。刘备最可贵的精神是“不怕失败”,或者说他的心理是不把失败当回事,或许是在他眼里,任何挫折都不算是失败——这是刘备日后从一个凡人升级成“巨人”的资格。
刘备之所以是凡人,是因为他做事没有计划,没有目标,几乎是凭着一腔热血,后来有了诸葛亮,才有了政治纲领和方向,才终成三“巨头”之一;但刘备骨子里的凡人意识还是让他避免不了“自大,骄躁”的毛病,最后一战,对孙权,不听参谋的建议,执意按自己的想法排兵布阵,最后被火烧个正着。这对刘备的打击是很大的,也是让他重新跌入凡人的行列,直到他病死。
刘备身上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地方。如果我们希望自己能有所成,性格,无论多艰难,是要试着去变化的,改变自身性格中的弱点。
同时,刘备的“不怕失败”精神是永远值得提倡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