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湖情
□卢桑
“太湖美啊太湖美,美就美在太湖水……”每当那优美的歌声响起,我会倍感亲切。我对故乡的太湖有着许多难忘的情结。
第一次见到太湖是上世纪60年代,我读高中时的一个寒假里,几个同学相约骑自行车到江苏宜兴的善卷洞和张公洞游玩。在苏浙交界的父子岭处,我生平第一次站在太湖边上,看着浩瀚的湖面,清澈的湖水、美丽的芦苇,微风轻拂,蓝天白云下帆影片片,真让人心旷神怡,太湖从此深深地印在我脑海里。
高中毕业后我应征入伍,晚上从湖州乘船出发到无锡,天亮时第二次看到太湖。秀丽的太湖三山近在眼前,著名的华东疗养院就建在那里,比之太湖南边的风光让我对太湖有了全新的感受。我们在无锡西门外的“梅园”边上岸后步行到军营。军营很大,三面环山,前面一条公路,公路下面就是太湖。紧张有序的军营生活,时常有拉练、泅渡等课目,不是在太湖边就是在太湖里,让我对太湖更加亲切与熟悉。记得在新兵连第一次放假与一同当兵的学友去无锡鼋头渚,在“包孕吴越”的岩礁背影下,站在凸起太湖水面的岩石上,两个年轻军人留下了一张难忘的合影,虽然是老式120相机拍的黑白照片,但40多年来,我一直珍藏着,这是我在太湖边的第一张留影。
我在太湖里也曾经历了一次惊心动魄的旅程。那年夏天,公司接待一个会议,经商量将会议安排在太湖西山的石公山庄。石公山庄是太湖的旅游中心,景点和食宿条件均不错,还能乘快艇在湖中驰骋,也可以带个救生圈到湖里游泳。谁知会议报到那天来了台风,太湖封航。全省各地的代表已经来到湖州,临时更换会议地址已不可能。我们一边与太湖西山保持联系,一边紧急向湖州航管处求援。航管部门破例同意我们载着与会代表的游轮顶风冒雨直航西山,并派出港监员随船同行,掌握台风动向,确保航行安全。傍晚5时许,满载全省各地代表的游轮刚驶到小梅口,台风已经袭来,风大雨大,太湖与平时完全换了一副面孔,只见雷声阵阵,巨浪滚滚,我们的游轮在小梅口一直等到天黑时,港监员才同意我们趁着风雨稍小出发。虽然游轮的安全性很好,又有港监员保驾护航,终究伴有一定危险。坐在游轮中向外望去,一片漆黑,只能听到像大海里一样的巨浪声……平时两个小时的路程用了3个小时。晚上10时许,游轮终于停靠西山码头,在码头等待我们的人终于放下了颗紧张的心。一个小时前他们已经派出两艘快艇去接应我们,因风大浪大看不清航线而没有相遇。在丰盛的接待夜宴中,各地与会代表都说这次“太湖夜航”令他们终身难忘,我更是将太湖“无风三尺浪,有风船难航”牢记心中。
随着改革开放的东风,上世纪90年代起,湖州对太湖沿岸逐步进行开发建设,先是建起了风格别致的太湖山庄休闲宾馆,接着周边许多宾馆、疗养院相继落成。南太湖岸边,前些年新辟了水上游乐场与太湖乐园,我国极限运动会每年都在此举办。河鲜街改建后,靠近太湖的湖滨码头,餐饮林立,每到晚上灯火辉煌,座无虚席。人们不惜远道赶来,为的是欣赏太湖美景,品尝太湖美味,感受太湖边上的新鲜空气与别样氛围。同时,以湖滨码头、喜尔登酒店一带为中心,经过精心规划与建设,已成为清丽湖州一个观光、休闲的绝佳所在,每有外地的亲朋好友来湖,或双休、节假日,我都会和他们一起到太湖边转转、坐坐、看看,与太湖亲密接触一下。前不久,环太湖四车道的公路全线贯通,将方圆800里苏、锡、常、湖四城连成一圈。
站在太湖边,常会想起戴表元的诗句:“山从天目成群出,水傍太湖分港流。行遍江南清丽地,人生只合住湖州。”上了年纪的我对此尤感深刻。是的,太湖之宾的家乡湖州正越来越更加清丽、休闲、富庶、宜居。作为一个湖州人,饮着太湖水,看着太湖景,怎不情满胸怀,乐在其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