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溪港畔看撒网
□李志超
龙溪港十分宽阔,与古运河连接在一起,被称为中国的莱茵河。连续几天下雨,河水已经涨得满满的。
清晨,我沿着河边散步。从桥下走过去,一条宽宽的休闲小道出现在眼前。河岸边,各式树木、花草组成的观光带,沿着河港一路向前延伸。这里已经变成了河滨公园,是养身的好去处。
现在正是栀子花盛开的季节,一片片白色的栀子花散发出浓郁的香味。栀子花开放之时,也正是白兰花绽放之时。在江南水乡的集镇上,每到这个时候就有妇人叫卖着:“白兰花,栀子花!”那软软的吴言侬语穿过深深的小巷,越过窄窄的青苔石板路,与醉人的花香一起渗入人们的心扉,引来路人流连。
昨晚下了一夜的雨,宽宽的河床仍有来来往往的船只,只是河水变得更浑浊了,水流更急了。此时,一叶扁舟从远处飘来。那是一条早已被淘汰的水泥船,以柴油机为动力,“突突”地响着,分贝很高。我停了下来。很快,小船到了我的眼前。那是一对清晨出来打鱼的夫妇,男在船头女在船尾。男人手抓着丝网站在船头捕鱼,女人则在船尾掌舵驾驶。
小船十分简陋,不到10米长的船上,空空的船舱上只有不到1米宽的地方用苇席盖起来,那就是遮风挡雨的地方,舱外的雨衣上还挂着细细的雨珠。女的坐在柴油机前,稳稳地操纵着方向舵,沿着河边把船开得慢慢的,男的站在船头,不时把尼龙丝网撒进水中,这是在打捞河中鱼儿。
小船速度不快。我在岸上跟着船儿走,不紧不慢。船上的两人看着我,我打了声招呼:“能捕到鱼吗?”
男人盯着水面,头也不回地说:“能!”
说话间,只见男人双手一抖,丝网带着河水,把一条大大的白鱼甩进船舱里。鱼儿在船舱里不停地翻腾着,银光闪闪,在舱底溅起阵阵水花。
我笑笑说:“真有鱼啊,还是一条大白鱼。”男人也笑着说:“是啊,能卖个好价钱哩!”
跟了一路,男人除了左右撒着丝网,两眼直直盯着水中,如果有鱼,就会有鱼尾划动的痕迹,男人就势一网下去,捞上鱼儿,我亲眼看到他们捕到了好几条大鱼。细腻鲜嫩的白鱼是江南水乡名贵的淡水鱼!那夫妇俩一早劳作下来,收获自然不小。
并行了三四里地后,船转了个逆水而上。掉过船后,男人从船头走到船尾,换下女人手中的操纵杆,坐下后乐悠悠地翘起了二郎腿,点上一支烟美美地吸上一口,对我挥挥手说:“朋友,快要落雨了,伢回转了。”女人则走向船埋头整理起渔具来。
此时,我的脸上感觉到了细细的雨丝,阴层层的云急急地连成了片,河面上吹来的风中也夹带着丝丝凉意,雨真的就要来临了。
回到家后,我不知道那对夫妇是否还在捕鱼,更不知道他们的收获如何。但那夫唱妇随、默契配合的《夫妇打鱼图》却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里,挥之不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