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嫂的情怀
——记“新国旅”导游施佩萍
“生活会一天比一天美好起来。”这是笔者“八一”建军节前采访新国际旅行社导游施佩萍时,她说的第一句话。
2003年,正在杭州旅游职业学院读书的施佩萍认识了正在读警校的仲随义。毕业后,仲随义任职于武警衢州中队,施佩萍则回到家乡湖州,进了“新国旅”当了一名导游。衢州与湖州相隔几百公里,却隔断不了两人的恋情。4年后,不顾分居两地,他俩步入了婚姻的殿堂。生活是美好的,可现实又是残酷的。由于分居两地,给两人带来了不少的麻烦。特别是施佩萍怀孕期间,丈夫不在自己的身边,连一句问候不曾听到,直到生孩子的前一天,丈夫才从衢州赶来。
对于丈夫从事武警这份工作,施佩萍也曾有过不理解。有一次,她去丈夫那里探亲,那些年轻的武警战士纷纷围上来亲切地叫她大嫂。这一声声“大嫂”,叫得施佩萍心里暖哄哄的。施佩萍这才明白,丈夫已经不是属于她一个人的,是属于武警集体,更是属于国家,属于人民。
丈夫不在身边,家里的一切活计都要自己动手,哪怕是小到换灯泡这样的事。孩子出生后,家务事更多了。孩子一天天在长大,为了让丈夫多看看儿子,施佩萍在假期抱着儿子、背着行李去衢州,每次都要到杭州转车。有一次在杭州汽车北站转车时,施佩萍把儿子放到一边后,便去买车票,当她把票买回来时儿子不见了,急得不知所措。结果虚惊一场,原来是一位解放军战士看到她买票时,小家伙往外走,他便把小家伙抱了起来,一直等到施佩萍买好票。从此,施佩萍对军人又多了一份理解和信任。
如今,仲随义已成为武警衢州中队的指导员了,但是每天都要坚守在部队里,他对施佩萍说院“军功章不是有你一半有我一半,而是全部是你的。”这让施佩萍感动不已。两人相聚在一起时间仍然很少,好不容易等到丈夫有假期了,施佩萍却因带团没有时间相聚。今年5月,丈夫好不容易有了一周的假期,施佩萍却连续带了5个“长游团”,常常是这个团深夜才回到湖州,第二天天不亮又要带另一个团出发。平时带团的时候,施佩萍也曾受到过委屈,但她从不把这些委屈告诉丈夫,不想让丈夫替她分担太多。作为军嫂,施佩萍说,她很爱穿军装的丈夫,也深深地理解丈夫。因为他以国家利益为重,维护国家安全,是他的职责。有了大家的安定才有小家的舒适和快乐。
(李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