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老墨宝
□卢桑
家里珍藏着一件墨宝,是已故湖州著名书画家谭建丞先生的作品,曾请懂书法的朋友鉴赏过,看了都说这幅字堪称谭老书法的精品佳作,闻此我更是喜爱有加,引以为豪。
事情要追溯到三十多年前的一个星期天,出于对书法的喜欢和对谭老的仰慕之情,我与一个同样爱好书法的朋友到马军巷谭老先生家中。那是一幢带天井的老房子,底层中间是客厅,东边厢房是谭老的书房,书房内挂满了字画。当时谭先生60多岁,还不算老,穿一件长衫,戴着眼镜,蓄着胡须,谈吐文雅,没有架子,对我们的冒昧来访毫无见怪之情,反而显得很高兴,给我们沏茶、让座,热情地接待我们两个素昧平生的年青人。
这是我唯一一次与谭先生近距离接触。在谭老家中,我们兴致勃勃地欣赏着谭老的书画作品。谭老书法卓有成就,他的毛笔字别具风格、自成一体,苍劲有力,经久耐看;写字之余,谭老喜爱画画,尤其擅长画葡萄,他书房内有多幅水墨画,都是形态各异的葡萄,且栩栩如生,看了让人直流口水。谭老却谦称乃“涂鸦之作”。问起如何写好毛笔字,谭老说其实也没啥诀窍,从小临帖,细心揣摩,用心多写多练,日久升华,功到自然成。我们去时带了宣纸,说明来意,请谭老给我们每人写幅字留作纪念。谭老也不推辞,笑答:“今天没空,你们下个星期来拿。”原来,谭老写字作画有“三不”的习惯,即:天气不好不写(画)、家有外人不写(画)、心情不好不写(画)。谭老解释说,天气不好,毛笔写出来的字墨不黑,印泥盖出来的章不红,所以一般不写(画);家有外人或客人,精力难于集中,所以不写(画);至于心情不好当然写(画)不出好的字(画)。我们听了连连点头称是。
过了一个多星期,朋友带来了谭老送给我的一幅字,打开一看,宣纸上跃然一首七绝名诗:“万家墨面没蒿莱,敢有歌吟动地哀。心事浩茫连广宇,于无声处听惊雷。”右上角一方椭圆形的印章,所刻是“锲而不舍”;末尾题为:“鲁迅先生诗一首,七六年春,××(本文作者名)同志雅嘱,澄园(谭老的字)敬书”;最后是一方谭老自己所刻的篆体印章:“吴兴谭翁”。
后来回想起来,谭老当时写这样一首诗送人,寓意很深。1976年春,是“四人帮”被粉碎的前夕,鲁迅先生的这一首“无题”诗恰到好处地表达了大多数中国人当时的心情;也可见谭老虽然上了年纪,赋闲在家,对国家形势关心,境界还是蛮高的。及至晚年,谭老的名气越来越大,成为湖州书画界的泰斗,我珍藏的这幅他相对年轻时期的书法作品,笔锋洒脱灵活,字里行间收放自如,一气呵成,实乃一件不可多得的佳品。谭老逝世以后,前些年,我将这幅字请人装裱一下,时不时取出来欣赏一番。
这件墨宝,随着时间的流逝,将更加弥足珍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