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www.hzhjmb.com
斯那定珠的故乡情节
当前位置:首页 - 物友报 - 2025年第3期 - 第四版 - 斯那定珠的故乡情节
斯那定珠的故乡情节
 
第四版  加入时间:2025-04-03 14:55:35     点击:32

 斯那定珠的故乡情节

□施展

 

八年前央视有一档很火的文化情感节目叫做《朗读者》,里面一个个有血有肉的人物故事深深地触动了我,曾追了好几季。这些人物故事在董卿知性大气的采访和娓娓道来的讲述中变得更加温情和立体。在众多的故事中,现代愚公斯那定珠的故事是唯一一个让我为之震撼的,并在那期节目之后就把他的家乡——巴拉格宗揣进了我的旅行梦想之中,之后的几年中,我刻意地看了一些关于斯那定珠的采访。但因种种原因,巴拉格宗之行一直未能实现。很幸运的是在今年初,终于迎来了一个考察巴拉格宗这一人间秘境的机会,更让我激动的是能和斯那定珠来一场面对面的交流。

斯那定珠十岁时遭遇变故,左眼几乎失明,却也让他第一次到达县城看到了电,看到了汽车,从此,心底也种下了把汽车开到村庄的种子。从十三岁到三十五岁,斯那定珠在这二十年中积累了数千万资产。按说他可以坐享无忧的日子,然而心底那个叫“故乡”的地方,依然清晰且不断地召唤着他,听从内心的他又花了十年时间修路,反哺故乡,传奇得就如他的村庄,香格里拉的巴拉格宗一样。

巴拉格宗,位于香格里拉最深处,有最高的山峰,最深的峡谷,最清澈的泉水。然而,这个存在了一千三百多年的地方在2008年之前我们中国的地图板块上是没有标注的,直到斯那定珠的出现,这个男人只为修通一条通往故乡的路,不但花光了他所有的积累,还负债累累,巴拉村这条生命之路完工后,地图上也有了巴拉格宗的坐标。在修路之初,勘探队、设计员亲临现场后都打了退堂鼓,表示“这种地形根本修不成公路”。苦难是懦弱者的绊脚石,也是勇毅者的登天梯,不肯认命的斯那定珠用了两年时间,徒步四万公里勘测地形,亲自完成了路线设计。修路时涉及各方利益,反对、讥讽、质疑声不绝于耳,但他始终不曾放弃。山高人为峰,一条路,三十五公里,五十二个发卡弯,一百零八道拐,海拔七百五十米。他倾尽所有,用十年时间让这条挂壁天路从巴拉格宗的悬崖峭壁间长出。他的阿爸在这条路通车前两个月的时候离开了人世,这也成了他终生的遗憾,但他也兑现了儿时的诺言,送给了阿爸最心爱的礼物。依着苍天的旨意,斯那定珠在过去与未来间,站成硬石。

在交流会上,斯那定珠用最淳朴的语言告诉大家他和所有人一样,只是一个平凡的普通人,唯一支撑他的就是“故乡”这两个字,这一份深埋心底的情感纽带是他这一生都无法割舍忘却的。就像他说的,他的家乡固然遥远贫困,可是家乡的每一座山每一程水,铸就他人生的底色,是他永远热爱的地方,说到“故乡”两个字的时候,他暗淡的左眼里仿佛有了光。在我小的时候也曾不理解老人为什么总在家门口一坐就是半天,长大了才明白那是他们在回忆身在故乡的每一刻时光,又或许在思念远离故乡的亲人,故乡在我们每一个人心中都是看完世界之后最后的梦想。

我本身没有个人崇拜,但是我发自内心尊敬这些所谓的“神话”人物,也许所有的渲染最后可能都会成为商业的铺垫,但是斯那定珠的故事无疑是令人动容的,是会让人相信信仰这件事的。听故事的人或许千人千面,可不得不说,这样的故事这样的精神,在这个人世间还是值得我们去了解,去敬佩,去细细品读。“故乡”这本书,在看到斯那定珠的那一刻我又多读了一页,希望我们都能因故乡心存希冀,目有繁星,追光而遇,沐光而行。

上一条:英国见闻(上)
下一条:已经没有了

没有相关信息

 发表,查看评论(0) 打印本页 搜索相关信息      
版权所有:湖州市物资化建民爆有限公司   地址:浙江省湖州市红丰路1633号  
电话:0572-2023915   传真:0572-2038754   信箱:hzhjmb@sina.com  浙ICP备0801754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