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www.hzhjmb.com
故乡情
当前位置:首页 - 物友报 - 2025年第1期 - 第四版 - 故乡情
故乡情
 
第四版  加入时间:2025-01-23 09:16:28     点击:57

 故乡情

○盛浩

 

前些日子,几位老同学相约,携夫人回了一趟故乡菱湖,主要为了品尝鲜美的菱,也惊叹家乡小镇菱湖的变迁。

菱湖,现今是湖州市南浔区的一个镇,属于乡镇一级,是行政区域的最底层。但它曾是吴兴县三大镇之首,依次才是南浔镇、双林镇。菱湖也曾是吴兴县委的所在地,人口有近两万,那时的水路交通发达,有轮船直通杭州、上海。镇上民风淳朴,出过许多文人雅士,尤其是爱国资本家章荣初先生,先后在菱湖办了化学厂、丝厂和菱湖中学,被菱湖的老百姓称颂。

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时,菱湖镇上还是水网纵横,镇上有七十二爿半桥。那时没有自来水,居民出门走几步,就有桥口,可以洗东西和取水,极为方便。那个年代也没有污染,取来的河水放点明矾净一下,便可放心食用。有两部老电影《林家铺子》与《蚕花姑娘》就是在菱湖取景拍摄的,老一辈菱湖人应该都不会忘记。菱湖镇上有两家上千人的大厂,即菱湖化学厂与菱湖丝厂,那时几乎家家都有人这两家厂里上班。这两家厂也成为了菱湖镇的名片,在当时的吴兴县赫赫有名。菱湖镇还有我的母校菱湖中学,是全省的重点中学,校长冯团曾出席过全国群英会。菱湖不仅盛产菱,它的淡水养鱼也闻名全省,乃至全国。那时菱湖镇上唯一的科研单位就是“浙江省淡水水产研究所”。

我的童年在菱湖镇度过,父母虽然是平民百姓,我从小也没吃过什么苦,小学上了五年,正好遇上大跃进,小学五年级办了个跃进班就进入了菱湖中学,读了初高中各三年。1966年,高考取消了,我于1968年参军入伍。我在菱湖镇整整生活了二十年,给我的印象太深了。可就是这样一个历史悠久的古镇,近些年渐渐地落伍了。作为一名老菱湖人,不禁有太多的叹息。

菱湖地处江南水乡,四面环水,京杭大运河的分支龙溪江由北向南从菱湖的西边流过,河上各种船只川流不息。童年及求学时代的我,每年暑假是最开心的日子,每天下午,与几个小伙伴在龙溪江上游泳、戏水。那年月菱湖轮船码头南边河边有许多木排,是一个极佳的天然游泳场,看到河中有货轮拖着长长一队驳船驶来,我们会争相游到河中,吊着驳船在河中尽情地随波逐流,一直到很远很远,再慢慢地游回来……

菱湖盛产的菱角绝对是一种营养丰富的美食,味道鲜美可口,可生吃,也可煮熟吃。我清楚地记得有一年菱角丰收,一角钱可买十斤,试问天下哪里有这么价廉又可口的美食?这次到菱湖去,农民自产自销的菱角也才两块钱一斤,相比其他蔬菜、水果,也挺便宜的。菱湖人爱吃鱼,会养鱼,淡水水产资源丰富。说它是鱼米之乡,一点也不为过。每次到菱湖去,总要品尝几道菱湖特色的美鱼佳肴,这是走遍全国也吃不到的。让人久久难忘。

菱湖因为地处水网地带,一直到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后期才通汽车,又不在国道主干线上,这是菱湖发展很慢的主要原因。两个骨干大厂——化学厂与丝厂也因为污染和工艺落后的原因,开始走下坡路,直在后来全部关停。

菱湖镇上的河,除了一条西湖江,其他的全部填平改成了路,桥也拆了,水乡古镇变得面目全非,年轻人纷纷外出谋求生计,菱湖镇变得落后了,开始还设区,后来只是一个乡镇建制了,与附近开发建设的新古镇南浔、乌镇、西塘,乃至新市古镇都无法相提并论。老一辈的菱湖人,每每说到此,都会痛心惋惜。

让人欣慰的是,此次重回故乡菱湖,发现菱湖的面貌正在悄悄地改变,已经重新焕发出古镇的风貌,一些老街,老房子得到修缮与保护。从安澜桥到利济桥的西湖江两岸,湖水清澈了,沿河的景观步行道古色古香,令人眼前一亮,可供游客休闲、观赏、拍照等,呈现出一派古镇的风貌,希望在不久的将来,古镇菱湖也能像南浔、乌镇一样,重新焕发青春,成为湖州的一个旅游景点,把吃与玩有机地结合起来,成为外来者想去领略一番的好地方。

上一条:女儿的问号
下一条:已经没有了

·斯那定珠的故乡情节

 发表,查看评论(0) 打印本页 搜索相关信息      
版权所有:湖州市物资化建民爆有限公司   地址:浙江省湖州市红丰路1633号  
电话:0572-2023915   传真:0572-2038754   信箱:hzhjmb@sina.com  浙ICP备0801754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