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道酬勤
□徐褚哲
还有五六天便是春节了,二丫和母亲去了低保户李大爷家,将大米、食用油等慰问品送上,接着,母亲又拿出两百元塞到李大爷手上,临走,还不忘叮嘱一句:“我店里缺人,您随时可以来帮忙。”
在回去的路上,二丫不由得想起自己十二岁那年的腊月初七,母亲领着年幼的自己去街道办领取政府的最低生活保障金。
北方的冬天,寒冷与黑夜一般漫长。那天,二丫和母亲一起排在队伍末尾,队伍不长,但是风刮过脸,像刀子一样。终于轮到她们了。母亲从街道办主任手里接过三百五十元钱,对主任谢了又谢。出了门,母亲紧紧攥了攥手里的钱,好像这几百块钱能给予她力量和勇气。
二丫也清楚地记得,那年夏天,父亲骑三轮车带着母亲去郊区批发西瓜,不曾想车子因为制动性能不太好,路过小桥的时候,连人带车一起掉沟里了。父亲因为头磕到石头,当场就没了气息。母亲被路过的人送到医院,性命救回来了,却伤了一条腿,瘸了。治病、办丧事花费了家中本就不多的积蓄。母亲伤愈后,却丧失了劳动力,家里的日子一落千丈。
母亲领到了“低保”后,二丫犹豫再三,还是向母亲提出想吃一顿红烧肉的想法。
母亲怜爱地看着二丫,伸手掏了下口袋,咬咬牙:“二丫乖,再过几天就是春节了,到时候妈给你煮红烧肉!”
二丫耍起性子来:“不嘛,不嘛!妈,咱花完了钱,去那个什么办事处的地方领不就行了?”
母亲又急又气,没想到小小年纪的二丫居然有这种不劳而获的想法,不由叹了口气,抬头看了看挂在墙上的二丫父亲的照片。晚上,母亲躺在床上辗转反侧,想了一宿。
第二天是腊八节,天还未亮,母亲便起了床,洗了把脸,拢拢头发,便出门去了粮油市场,买回八宝米和高压锅,还有一摞碗和勺子。母亲回到家后,把米淘洗干净,放入高压锅煮熟,装入大桶,她和二丫抬着沉沉地粥桶,来到街口,支起摊子……
晚上,母亲将白天挣的钱全部摊在桌子上,郑重其事地告诉二丫:“孩子,这些钱是我们靠勤劳和汗水挣来的,能给你做红烧肉了。妈妈读书不多,但懂得‘天道酬勤’这个道理。记住,现在好好读书,掌握本领,将来工作了,才能养活自己,过上好日子!接济他人,接济的不过是身外之物,接济自己,接济的是一颗自强不息的心。”
几年过去了,母亲的生意越来越红火,从摆摊开始,一步一步发展起来,现在拥有了一个两开间的店铺,还请了两个帮手。遇到来店里乞讨的人,她总是热情留人吃饭,走时还会给些盘缠。
二丫也不负母亲所望,大学毕业后也有了自己的事业,但她一直记住母亲的话:“接济他人,接济的不过是身外之物,接济自己,接济的是一颗自强不息的心。”
(作者系湖州市志和中学807班学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