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誉(小小说)
□李全
我决定去霍尔果斯边防的哨所看望一位叫周小平哨兵。原因是一个月前,周小平回家探亲路过我所在的小城时,救了我落水儿子的一命。
既然周小平成了我家的恩人,应当去感谢他。就在我和妻子准备去霍尔果斯边防区时,妻子突然问道:“我们就两手空空地去?”
周小平虽然是一个见义勇为的英雄,但也是个凡人,所以,我征求妻子的意见:“我们是不是要送一些钱给他?”
妻子白了我一眼,说道:“俗气,真俗气。”妻子的话使我的脸红了又红。因为除了送周小平钱外,我实在想不出别的办法,便问妻子:“你说说,该怎么办?”
妻子叹了一口气说:“相距几千里地,我们去一趟容易吗?”
妻子的话不无道理。要知道,我儿子非常聪明,说不定将来是国家的栋梁之才,如果没有周小平救他,国家岂不少了一个栋梁?即使我儿子成不了国家的栋梁之才,我也不能做一个忘恩负义之人。所以,我发动我的智慧,想了N个报答周小平的办法,但都被妻子一一否定。最后我有些火了:“那也不行,这也不行,我不去了。”
妻子也火了:“不去由不着你,但你得给我记住,周小平在哪里一定生活得很艰苦,我们一定要对得起他。”
妻子的这句一下子点醒了我。在别人眼里救一个落水的孩子也许是一件平常事,但在我眼里不一样。因为我是一个记者,得是用记者的眼光来看待各种事物,而且我手里掌握着笔杆子,有时可以改变一个人的命运,上个月,我得知一个家贫如洗的女孩子中患了尿毒症,马上写了一篇报道,结果她不但得到了医院的免费治疗,还有很多人为她捐款,也有人愿意为她捐肾呢。
我立即进屋拿出照相机和采访本,对妻子说:“我要为他做一个专访,报道他的事迹,给予他最高的荣誉。有了这个荣誉后,说不定他会发生许多变化……”
妻子想了想,觉得这是唯一的办法,但还是有些顾虑:“这个主意固然好,如果由你来采写这个报道,有些不妥吧?”
妻子的话再次打击了我。就在我们都十分气馁时,我突然想到在电视台工作的哥们刘成斌,对妻子说:“要不,我们让刘成斌来达成我们的心愿?”
妻子沉思了一会儿,终于点了头,又说:“就这样定了。那里快要下雪了,我听说那里一到冬天蔬菜非常紧张,我们顺便买些蔬菜和牛羊肉送去,也算是我们的一点心意吧。”
三天后,我们终于来到边防区。接待我们的是周小平哨所的全体官兵——两个哨兵加一个班长,哥们刘成斌不失时机地扛起了他的摄影机对准了我们。
回城的第二天晚上,电视台就播出了刘成斌的采访报道:周小平除了有一秒钟笑容的画面外,全是我和妻子送蔬菜和牛羊肉的镜头,解说员还在夸大其词地说我们市XX报的记者以个人名义为驻守边防的解放军官兵送温暖……
在一旁的妻子实在看不下去了,冷笑着对我说:“这倒好,现在荣誉都成你了。”
我急忙给刘成斌打电话,责问为什么这样做,刘成斌解释说:“是那个哨兵让我样做的。他说你们千里迢迢地送蔬菜去,没有什么好感谢你夫妻俩,就让我这样报道你们……”
刘成斌还没有说完,我手里的话筒已经掉在地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