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校·老师(下)
□卢桑
(接上期)
一个好的学校离不开一批优秀的老师,印象中那个时代菱湖中学的老师都特别优秀,相当敬业,对学生又严格又关爱。尤其是班主任老师带一个班,一跟就是三年,从一年级直至毕业,师生关系相当融洽。我们高中时班主任沈老师就是从高一到高三带了我们三年,后来调到桐乡中学,每次同学会,他都会赶过来参加,见见这些同学,共同回忆在菱湖中学三年的难忘轶事,共温师生情谊,合影留念。他去年仙逝,享年八十九岁。去世前,他还一直在微信群里与同学们聊天,互通信息。我们委托他子女送去了花圈,对我们的恩师表示深深的哀悼与怀念。我还记得有两位年轻的老师,在1967年“大串连”时,曾与一些同学一起徒步走到江西井冈山,沿途师生在一起,同吃同住同行。后来,一个老师还与一个女同学喜接连理,留下了一段佳话。
恍然间,离开母校已经许多年了,当年的学生离开了学校,后踏上各自的工作岗位,成家立业,如今也已退休在家,但母校还在,当年的老师有的已经走了,健在的也都是八九十岁高龄的老人了。然而当年他们在教书育人的岗位上辛勤耕耘,不为名,不为利,只为教出一批好学生的精神,还深深地留在我们的记忆里。“一日为师,终身为父”,这些好老师永远是值得我们学习的楷模。说一句题外话,看看当今的学校与老师,与这些老教师相比,真是不可同日而语了。(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