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丽华无偿献血十多年
3月3日中午,“求是”公司员工汪丽华突然接到湖州市中心血站打来的电话。工作人员显得十分焦急,原来他是向汪丽华“求助”的:临床医用的血小板告急!接完电话,汪丽华连午饭都没来得及吃,就匆忙赶往中心血站。没多久,从汪丽华体内输出10PL血小板。
据统计,1999年至2011年,汪丽华已无偿献血共计26200毫升,8本“无偿献血证”上满满地记载着她每一次无私奉献的记录。因为杰出的贡献,汪丽华先后获得过“湖州市无偿献血奉献(金)奖”、“浙江省无偿献血奉献奖”和“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金奖”等荣誉。她的造血干细胞分样类型也进入全国资料库,一旦需要,她就会立即捐献。
十多年来,只要需要,身体允许,汪丽华每隔一段时间都要无偿献血一次。用她的话来说,这是举手之劳的事。但对第一次无偿献血的场景,汪丽华仍记忆犹新:几个同事自发组织到离单位不远的流动采血点去无偿献血,大家非常踊跃。如今十多年过去了,当年的同事今天是否仍执着于这项公益事业,不得而知,但汪丽华一如既往,从未放弃过。
如果说当初自发组织的无偿献血是集体善意的表现,那么多年来持续献血除了个人的慈悲之心,还有汪丽华对“回馈社会”、“予人玫瑰,手留余香”等公共道德信念的深刻体会。她说自己身体健康,献一点血不碍事,有助于自身的血液循环。
助人便是助己,慷慨换来健康,朴素的动机与豁达的胸怀便是她持之以恒的不竭精神动力。尽管她会达到法定停止捐献的年龄,但这份心弥足珍贵。设想,每一位身体健康、力所能及者都能无私地奉献出自己宝贵的血液来造福社会、回馈大众,那么国家的医用血液便取之不竭。假若全社会共同来关注并做好无偿献血这项公益事业,那么医院里就难有由于找不到匹配血液而失去生命的患者和许多伤心欲绝的亲朋。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汪丽华无偿献血的贡献让我们刮目相看,对这件善事的执着值得我们尊敬和学习。
(朱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