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的背影
□邱雁
自有记忆起,父亲留给我的总是匆匆的背影!在物质匮乏的年代,印象中的大人们总是为了生活而忙碌奔波。那时候,我们家就在湖州潮音桥堍,这座修建于明代末年的古桥,如今仍注视着湖州人生活的点滴。
那时没有洗衣机和自来水,床单衣物等大型物件需体力手洗,在潮音桥下河埠,总有父亲漂洗的背影。父亲在郊区杨家埠的湖州化肥厂上班,离我们家九公里。那时没有便捷的交通,父亲骑自行车上班,早出晚归,印象最深的是推车出门的背影。
父亲是一名工程师,勤奋工作,爱动脑筋,有很多“接地气”的小发明:譬如将硫酸铝阳极氧化应用在电气工艺上,简化工艺流程后,每年为企业节约上亿度电。譬如以自己的亲身实践体会,更改电石生产电气设备的电参数,为企业节约电能并提高效率,等等。父亲努力探索,技术革新,被授予“湖州市劳动模范”的称号。
化肥厂电气设备二十四小时运转,作为工程师的父亲常常半夜三更被接到厂里处理电气故障急性疑难杂症。因工作经验丰富,父亲退休后被返聘至八十岁。
那时候,父亲上下班风里来雨里去,骑自行车确实辛苦,但现在看来,锻炼了身体,吃苦耐劳的精神影响着小辈。父亲还烧得一手好菜,在家里见的最多的是在厨房忙碌的背影;父亲喜欢看书,空暇时在房间是看书的背影;父亲也喜欢运动,在外是散步的背影。
“新冠”后,父亲元气大伤,现在行走需要拄拐杖了,但他仍每天看新闻,关注世界大事……
晩上去探望父亲,看到的是老人家手捧手机,专致听新闻的背影!真心希望,永远看到父亲灵动的背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