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www.hzhjmb.com
电影《长安三万里》观后感
当前位置:首页 - 物友报 - 2023年第8期 - 第四版 - 电影《长安三万里》观后感
电影《长安三万里》观后感
 
第四版  加入时间:2023-12-01 09:17:17     点击:242

 电影《长安三万里》观后感

□芯田

 

电影《长安三万里》刚上映的时候,一看片长两个多小时,纠结时间太长的电影对女儿有较大的挑战,怕她看了一半,屁股就坐不住了,所以一直没在女儿面前提起。周末,天气炎热,不想去室外活动,给女儿看了《长安三万里》的宣传片,女儿看到杜甫这么有趣的人物,决定要看。

走进影厅,来看这片子的大多是亲子一家,可能不少家长和我一样,觉得它对孩子是有教育意义的吧!当然,也有不少青年人个人观影。观影途中,女儿曾问了我四次电影还有多久结束,但她还是坚持把整部影片看完了。

观影结束后,我问她:“你最喜欢的是哪个人物?”女儿依旧回答说是杜甫,其次是李白。

少年杜甫性格活泼顽皮,与主人公高适的相遇是在岐王府的夜宴上,高适想以战阵实战的枪法武艺表演来获得入职朝廷的机会,可惜他未能如愿,独自感叹自己怀才不遇。这时,杜甫的出现给高适传递了光明。之后,两人躲在舞狮的戏服中见证了王维被赏识的全过程,从而结下了情谊。

李白洒脱不羁,朋友遍天下,飘逸的谪仙人。电影的开始是高适向监军太监回忆自己与李白的往事,年龄跨度从二十多岁一直至六十多岁,李白的《上李邕》《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静夜思》《子夜吴歌秋歌》《望庐山瀑布》《将进酒》《早发白帝城》等诗歌与他的一生经历紧密相连。片中复现的历史景象和密集的唐诗,给人一种沉浸式的体验,使传统文化与盛唐美景以当代人的审美出现在大众眼前。

而我,更偏爱“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的高适,他既是唐朝著名的边塞诗人,也是盛唐的名臣,四十五岁之前怀才不遇,报国无门,却在中年之后,受到重用,平定叛乱。在他的回忆中,他曾三回梁园,三上黄鹤楼,三入长安,两下扬州,每一次的前往与离去都见证了李白等唐代群贤各自的人生转折,以及“潼关之战”“安史之乱”等唐代由盛转衰的历史事件,前人的牺牲与对家国的信念,奠定了高适最后的迂回胜利。

《长安三万里》用文艺创作的手法,以李白和高适的友情为主线,展现了每一位诗人的个性迥异、命运多舛,但背后都是对家国、黎民的责任,因为时代动荡,一群志同道合的人对理想的不懈追求而愈发情比金坚。他们留下的诗歌,让当代人换个视角去回望审视诗歌背后的人,以及人的命运。

上一条:再见了,幼儿园
下一条:台风

·公司党委组织在职党员观看电影《长津湖》
·公司党委组织在职党员观看电影《长津湖》
·观电影《绿皮书》后感
·观电影《我不是药神》有感
·公司党委组织党员观看电影《厉害了,我的国》
·电影《红海行动》观后感
·电影《厉害了,我的国》中的三个人
·公司党委组织党员观看电影《厉害了,我的国》
·电影《寻梦环游记》观后感

 发表,查看评论(0) 打印本页 搜索相关信息      
版权所有:湖州市物资化建民爆有限公司   地址:浙江省湖州市红丰路1633号  
电话:0572-2023915   传真:0572-2038754   信箱:hzhjmb@sina.com  浙ICP备0801754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