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www.hzhjmb.com
印象潘公
当前位置:首页 - 物友报 - 2022年第4期 - 第四版 - 印象潘公
印象潘公
 
第四版  加入时间:2022-05-05 09:23:23     点击:629

 印象潘公

□陈卫星

 

小时候随大人摇船来湖州销点土产品,偶尔也会停在潘公桥处,那时觉得桥很大。工作后家住潘公桥不远处,傍晚时分经常散步桥边河畔,杨柳依依,莺飞燕舞,时而有几人闲坐垂杆,又觉得桥很美了,便有了写写潘公桥的冲动。

潘公是谁?潘季驯(1521年-1595年)也,环渚张槐溪村人。嘉靖二十九年(1550年),潘季驯进士及第,历嘉靖,隆庆,万历三朝,先后四次出任总理河道都御史,主持治理黄河和运河,第一次开始于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次年即因母丧丁忧回籍。第二次始于隆庆四年(1570年),因“槽船行新溜中多漂没”,第二年遭弹劾,受免职处分。第三次始于万历六年(1578年),这一次是有首辅张居正的支持,以都察院右都御史兼工部右侍郎、总理河漕兼提督军务的头衔,对黄河进行了一次较大规模的治理。万历八年(1580年)秋,功成升任南京兵部尚书。第四次始于万历十六年(1588年),后因年老有病乞求离职。特别是后两次,治河大权全归于潘季驯,朝廷特准“便宜行事”,取得了显著的成就。前后持续二十七年,以功累官至太子太保、工部尚书兼右都御史。万历二十三年(1595年),潘季驯逝世,年七十五。

潘季驯在长期的治河实践中,总结并提出了“筑堤束水,以水攻沙”的治黄方略和“蓄清刷浑”以保漕运的治运方略,发明“束水冲沙法”,一改之前的分流的办法,采取在黄河内缩小河道增加水速达到冲走淤沙降低河床的目的。其治黄方略和“筑近堤以束河流,筑遥堤以防溃决”的治河工程思路及其相应的堤防体系,为中国古代的治河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堪称后世的大禹。

万历十二年(1584)潘季驯贬官回乡,见苕霅两溪汇流处水势湍急,民渡艰难,遂捐银两千五百两,发起建桥,其间,潘躬亲其事。万历十三年始建,十八年竣工,历时五年,也为家乡做了一件善事,后人遂以潘公桥名之。

潘季驯1584年被贬之事很有意思,作为技术型官员受张居正重用本无可厚非,但万历亲政后非常痛恨张居正,张死后两年还搞了抄家清算,张氏子孙无有善终,时任首辅申时行也因张居正儿子的莫须有的考试舞弊案受牵连而辞职,潘季驯曾上疏为张居正说情,又为留住申时行而上疏,结果被“同伙”了,削籍为民。这件事其实也可看出潘季驯不仅善良,还是个很正直的官员,这个难能可贵。

清明时节期间再逛潘公桥,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念天地之悠悠,怆然为苍生涕下者几人能矣。

上一条:我与《物友报》的情缘
下一条:在上海“抗疫”的日子

没有相关信息

 发表,查看评论(0) 打印本页 搜索相关信息      
版权所有:湖州市物资化建民爆有限公司   地址:浙江省湖州市红丰路1633号  
电话:0572-2023915   传真:0572-2038754   信箱:hzhjmb@sina.com  浙ICP备0801754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