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党100周年专题征文”选登
感悟“长征精神”
为了粉碎国民政府的围剿,挽救民族危亡于水深火热之中,1934年10月,工农红军从江西瑞金出发,开始了举世闻名的长征。
想到长征,我第一反应是“强渡乌江、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飞夺泸定桥、翻雪山、过草地”等经典的红军长征故事。这些故事中的湘江战役、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令我印象十分深刻。
湘江战役中,红军将士们硬是用刺刀、手榴弹守住了渡口,但也付出了惨重的代价。红军远征后,直至遵义会议的召开,开始形成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坚持真理、修正错误,创造性地制定和实施符合中国革命特点的战略策略,开启了在最危急关头挽救党,挽救红军,挽救中国革命的新阶段。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是红军长征史中最为惊心动魄的一页。然而,红军凭着无坚不摧的信念,以少胜多、协同作战、克服种种险象环生的困难,占领泸定桥渡过大渡河,摆脱了敌人的追击。接着翻雪山、过草地,面对大自然的挑战,饥饿、寒冷、缺氧,使得很多红军战士都留在了长征的路上。红军长征,一共爬过了十八座山脉,其中五座是终年盖雪的,渡过二十四条河流,经过十二个省份,最后在甘肃会师。是坚定的革命理想与信念支撑着那些艰苦卓绝的跋涉。历时两年的长征,谱写了举世罕见的伟大史诗,铸就了无与伦比的精神丰碑,翻开了中华民族的绚丽篇章。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这首《七律·长征》是毛主席写下的壮丽诗篇。
想到红军的长征,而长征精神更是映入我的脑海。红军指战员在长征途中表现出对革命理想和事业无比的忠诚、坚定的信念,表现出不怕牺牲、敢于胜利的无产阶级革命乐观主义精神,表现出顾全大局、严守纪律、亲密团结的高尚品德,创造了伟大的长征精神。他们坚韧不拔,自强不息,勇往直前,显现出“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长征精神是中华民族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的最高表现,是保证我们革命和建设事业走向胜利的强大精神力量。
(陈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