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鼋头渚
●卢桑
被郭沫若先生赞誉为“太湖极佳处”的无锡鼋头渚公园坐落于无锡市的西边,因像一头神龟卧于太湖旁而得名。春暖花开的季节,到鼋头渚公园踏青赏樱花,真令人心旷神怡。
第一次游鼋头渚,还要追溯到1968年的春天,那时我在无锡当兵。记得我们穿上军装后,在傍晚时分乘轮船离开湖州,从小梅口穿越太湖,于次日凌晨抵达无锡西郊太湖边。那时湖州的太湖边可以说是芦苇丛生,一片荒凉,但穿过太湖之后,眼前的太湖变得美丽了,太湖三山就在眼前,湖面宽阔,湖水清澈,帆船点点。我们的营房就在太湖边上,三面青山,面朝太湖。当兵后的第一个休息日,我就和一同参军的同学结伴来到了鼋头渚。
鼋头渚是一处天然的公园,傍太湖而建,小桥流水,亭台楼阁,宽畅的大草坪,一簇簇美丽的樱花,在春天绽放时,把公园点缀得格外漂亮,沿石阶走到半山腰的太湖边,眺望太湖,水天一色,天上的飞鸟,湖上的帆船融为一体,微风阵阵,让人不觉惊叹大自然如此地美。太湖边悬崖上两块石碑,一块上雕刻着“包孕吴越”四个红色的篆体大字,蕴含着当年吴国、越国的老百姓就在此生息、繁衍;另一块石碑上则是“横雲”两个大字,气势磅礴,是什么意思,我不敢枉猜。那天,我与同学从悬崖上爬下去,在太湖边突起的礁石上,请照相师为我俩留影,背景是浩瀚的太湖与“包孕吴越”的石刻。两个新兵穿着新军装,衣角随风飘起,四目遥望前方。这张照片我至今保留着,对当年参军的生涯保存着一份难忘的记忆。
再次游鼋头渚是时隔半个世纪后的2018年,那年我怀着寻找当年当兵的足迹,与夫人一起重游无锡,先是探寻当时生活训练过的军营。那座营房还在,一切看来还是那样的亲切,然后我们就兴致勃勃地来到鼋头渚公园。时隔半个世纪,再次来到鼋头渚,果然不出我所料,今日的它更大、更漂亮、更值得一游了。
如今的鼋头渚公园向外拓展了很多,进园要乘摆渡车。公园的大门基本保持原有的格局,进到里面才知道,太湖中三座小岛已经开发,取名为“仙山岛”,也成了鼋头渚公园的一个景区,上仙山岛游玩要乘船。码头上游人排着很长的队伍,仙山岛已是鼋头渚公园的一个亮点,必游之处。双层的游轮行驶在浩瀚的太湖中,四周景色如画,美不胜收。大约二十分钟,船靠仙山岛码头,以前太湖三山对外不开放,给人一种朦胧的感觉。这些年经过开发,登上仙山岛,有一种来到世外桃源的感觉。岛上风景秀丽,山顶有楼阁,山下有“老子”的巨型石像,半山腰有瀑布。环岛漫步,处处是景,称之为“仙山”,一点也不夸张。
后来,我们当年在无锡当兵的老战友相约,又到无锡鼋头渚去过一次。每次去都很新鲜,很难忘,我还和当年一起参军合影的同学,再次到太湖边在当年背景为“包孕吴越”的地方拍了照,时隔五十多年,小伙变老汉,不禁感慨万端。想起了一句话:“人生易老天难老。”话说回来,如今我们家乡的南太湖开发了,一点也不比无锡的太湖逊色,当然,如果没有去过无锡鼋头渚的朋友,还是值得去一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