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
陈卫星
冬至是天文气象意义上的二十四节气之一,是北半球白昼最短,夜间最长的一天,冬至是太阳南行的极致,这天太阳光直射南回归线,太阳光对北半球最为倾斜。因此冬至有“阴极之至,阳气始至”之说。
古人到了冬至后开始蛰伏休息,以待来年。《后汉书礼仪》有“冬至前后,君子安身静休,百官绝事”的记载。唐宋时期,更在此农闲时举行重大的祭祀仪式,并设宴庆祝冬节。宋朱淑真《冬至》描绘如下:“黄钟应律好风催,阴伏阳升淑气回。葵影便移长至日,梅花先趁小寒开。八神表日占和岁,六管飞葭动细灰。已有岸旁迎腊柳,参差又欲领春来。”
冬至也是我国的一个传统节日,“每逢佳节倍思亲”,所以冬至长夜追思故人便是必不可少的。唐白居易《冬至夜怀湘灵》写道:“艳质无由见,寒衾不可亲,何堪最长夜,俱作独眠人。”今人追思,必以祭祀。在我的印象中,每逢冬至日祖父和父亲都会将饭桌转向作为祭桌,置三牲酒馔物品于上,跪拜天地神灵,祈求先祖护祐。我因只愿拜祖先不愿跪拜神灵,并絮絮叨叨,每每被训斥。后来逢祭事便被父母支开去往他处,我也乐得如此,如今回想甚是奇葩。
我对祭祀不甚关注,但对供品却念念不忘。母亲做的粽子和冬至圆子味道极佳。粽子馅有猪肉,赤豆,扁豆,豆沙。猪肉切成条,半瘦半肥,先用酱油浸过,包成长形,赤豆扁豆等则包成四角形。下锅煮后不久香气四溢,我在灶间烧火早已心不在焉,虽未品尝而嘴角已流涎。及至出锅,咬着肉馅的那个喷香一直可以从儿时回味到现在,家中养的黄狗围着我转的情形犹历历在目。据说吃赤豆馅的粽子可以避邪气,以前不信,今天似乎也理解了古人的美好愿望。随着年岁的增长,对如今祭祀似乎重视了,而对美味则没有了儿时的奢求。
家乡有句谚语:“晴过冬至落过年”。小时候我经常祈盼冬至下雨,那么过年便是晴天,便可以尽兴玩耍。现在看来“天地玄黄,宇宙洪荒,日月盈昊,辰宿列张,寒来暑往,秋收冬藏”本是天地运行之常。“盖闻二仪有像,显覆载以含生;四时无形,潜寒暑以化物。是以窥天鉴地,庸愚皆识其端;明阴洞阳,贤哲罕穷其数。”正如《圣教序》所说的,无论人与事,只需顺应自然就可以了。
又是冬至时节,虽然有点冷,但可借用《汉书》之句“冬至阳气起”,美好的开端正已到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