澡浴记
□陈卫星
湖州乡下有句谚语:“六月初六,猫狗澡浴。”说的是农历六月初六前人们不宜下水游泳洗澡的意思。“澡浴”一词是方言,也有人写作“朝浴”,虽然“朝浴”两字音更近方言,但从字义上“澡浴”更贴切,姑且如此表述。“澡浴”不同于游泳,也不同于汰浴,在我的记忆中更多的是在小河中快乐玩耍的往事。
江南农村,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时,河流清澈见底,鱼虾游戏其间,尤其是站在硚口淘米时小鱼还会游曳在我脚边,不远处水草丰茂,小船划过荡起一片涟漪,水乡的孩子对水有着难以表述的亲切。六月初六未到,小伙伴们都已迫不及待地想下水玩乐了。印象中夏天特别热,没有电扇,空调更没听说过,摇蒲扇是大人的事,我等玩劣之徒终日赤膊光膀,热了就往河里钻,玩累了上岸穿上短裤回家,每天澡浴数次。初学游水的,手上握着个木制提桶或脚桶,沿着河岸边浅水处扑腾,以两个脚丫子敲出一大片水花为乐;会游的则在水深处比赛摒息潜水,胆大的就从船上或桥上跳入水中,个个赛似浪里白条。
游戏水间,摸河蚌是必会的本领。河蚌喜沃泥,所以活动区域有相对固定处,每次摸蚌,先以脚在水底探寻,蚌壳一半露于水中一半嵌入河床,所以不难探到,探得便可摒息蹲下入手摸起,河蚌体大者往往在深水处,头伸水面用脚已探不得,所以得翻身潜入水中用手摸寻了,及至大蚌出水,伙伴们还互相攀比。澡浴时捉螺蛳亦是趣事,硚口帮岸处易得,但粒小。大螺蛳喜欢待在有流水的石墩上,但也容易跌落在桥墩下,所以此处捉时最带劲,每潜下一次就是一捧,没几个回合就可沿河踩水满载而归。看着鸭群抢着吃敲碎的螺蛳真是有成就感。
小时候家家养羊养兔,所以盛夏时节也得去割草,割完后乘热也会下水去澡浴,有时午后雷雨会来,冷雨浇头容易生病,而草又没割好,因而待雨来时摘一芋艿叶遮头,人往水中避雨,这又是另一种澡浴了。
澡浴时人多闹猛,犹记得小学四年级暑假之前的一个下午,本来第一堂课应该是体育课,课前天气很热,同学们也怕出操,我临时登高一呼,除了一位姓朱的同学,其他二十几位男同学都兴致勃勃跟着我逃课了。我们去了一个平时人迹罕至的河汊口,大伙衣裤尽褪,如鱼儿入水,互相嬉戏,激起浪花无数,那真叫童年的快乐啊。虽然后来被校长抓了个现行,可想想逃课仅为澡浴也是好玩。
澡浴虽是乐事,但玩水也有风险。记得有一次,我在白场翻谷,村里几个小孩互相泼水戏耍,其中一个叫勤英的女孩被泼迷了眼,竟然在不会游水的情况下松了提桶,径自往深水处扑腾而去,呛到了水,我那时似箭一般冲向水里,硬是从深水处把她救了回来。小女孩吓得半死,哭哭啼啼回了家,我原以为会得个表扬,结果她奶奶告诉我家人,说是我带着孩子们下的水,我憋屈得三年没理她奶奶。又有一次,去和孚镇上外公家做客,外公家后门外便是一条小河,三家共用一个硚口,那个硚口从上到下都是花岗石砌就,很精致。隔壁好像是张家,有个四五岁的小孩。那日我去拎水,小孩不知为何失足入水,我二话没说跳入河中,将他拽回岸边,这次听到的又是批评,说小孩看见我后失神跌入水中,我想想真冤。后来我还记得直至第三次救人后,被救人家才千恩万谢,并送来一拎苹果,那苹果味道很不错。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前时与一友闲谈往事,友说我是有福之人,我问其故,友说兄字雨汀,水中之洲也,为生地。兄已在水中种了福田,焉能无福?感其言,故记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