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挝初印象
□求是
去年的十一月,我有幸被公司派往老挝考察。在短短的几天中,老挝淳朴的民风、近乎原生态的环境,给我留下深刻而又美好的印象。
老挝有着丰富的矿产、水源、森林资源。老挝政府恰到好处地利用这些自然资源和保护资源。就拿水源来说,老挝政府通过自己努力和争取外援建起了水电站,水电站发出的电力不仅可满足国内使用,还出口邻国。老挝政府为了尽可能地保护郁郁葱葱的原始森林资源,采取了不少有效保护措施,其中一项就是禁止原木出口,而只是允许成品木制品出口。这样一条管理办法,不仅让木材的砍伐量得到控制,还增加了木材的附加值,提高了国家经济收入。
老挝还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国家,他们的农业生产保持了原汁原味的原生态。至今,老挝国内没有一家生产化肥的工厂,生产出来的稻米,尽管产量不高却质量很好;老挝人有生吃蔬菜的习惯,把菜简单洗干净,切好加调料拌一下就行,根本不用担心污染和有害。
老挝是一个一年气候只分两个季节的国家,即雨季和旱季。雨季在每年的五至八月,其余的则都是旱季,常年气温在30℃上下。老挝街上人多车也多,但我发现,这里的人都非常友善。比如说在道路上没有斑马线的地方,有行人要穿越马路,车辆就会主动让行,而有时行人也会主动让车。同行的朋友告诉我,因为老挝的人大多数都相信佛教,所以善念牢牢地扎根在他们心中。在老挝的现实社会里,也存在着相对的富人和穷人,财富上的巨大差别,并不影响他们成为朋友。
夜幕降临的时候,老挝首都万象湄公河边就热闹起来了,许多娱乐场所,如酒吧,歌厅之类都聚集在此。人们喝着加冰的虎牌啤酒,对着话筒放声歌唱,当中有不少除了中国人以外的外国人。尽管我不大能听懂他们歌唱的内容,但看到他们彻底放松的形态,从中也感受到了他们满满的真情和幸福感。当我行走在夜色笼罩下的大街上时,头顶是满天闪闪的星星与白天的蓝天白云一样的美,一样的令人流连忘返。
老挝还是一个内陆国家,曾经被称作是“陆锁国”。我们了解到,现在,老挝政府通过制定国家的发展计划,提出了要变“陆锁国”为“陆联国”的战略,和习近平主席提倡的“一带一路”高度契合,这让我们更感到高兴。
愿老挝的天更蓝、云更白,湄公河畔的歌声更动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