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与“学”
□行健
“玩”与“学”,这在当前普遍的看法里是互相区别的两种行为。家长们对孩子说得最多的,莫过于“好好学”或者“该玩玩,该学学”之类的话,而很少言“好好玩”或者“边学边玩”之类。“玩”与“学”的关系问题,似乎由来已久。
思考“玩”与“学”,是工作以后的事情。很遗憾,我在学校时没有好好地协调两者,要么像脱缰野马般疯玩,要么闷头闷脑地死学,难怪乎永远是不上不下半桶水。我不想说这是体制下的行为妥协,只怪自身没有探究的热情。工作后发现,在生活的过程中始终要遇到“玩”与“学”的冲突,不得不将它们放在一块儿加以思考:如果两者是对立的,从反面证明了这是缺一不可。少了“玩”的“学”与少了“学”的“玩”都是不做调剂、缺乏弹性之偏激举动,很可能走得进走不出,泥足深陷,足可用“过犹不及”一词来加以概括。如果玩玩学学才能够玩得尽兴而学有所成,在“好好学”之后也一定要“好好玩”,只是要十分注重尺度,还得有相当的戛然而止、急刹车的本领。
良好的自制力确实是处理好“玩”与“学”关系的必备素质,但这并非是此中三昧。我以为“玩”与“学”之间并不是截然对立的,相反,能够达到相互促进才是高境界,绝不能否认联系的存在和断然的把它们放在平行线上运行。有些人能够彻夜不眠地阅读,是因为阅读带来的愉悦胜过睡眠的舒适;许多科学家在游戏中居然发现了真理,如门捷列夫用纸牌排出了元素周期表,是因为游戏中他们有一颗学习的心。学中有玩,玩中有学,促使我们更为深刻地领悟“玩”与“学”的含义。
当今很多走在前沿的教育机构已在试用“玩”与“学”结合的新教学法,成效不错,令人欣慰。对于个人而言,更是要花时间去探究,如何能够从枯燥的“学”中体会到“玩”的趣味,又如何能够在玩乐中吸收营养,达到事半功倍、融会贯通的境地。我想,首先就要从思考两者的关系做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