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期市内部资料性出版物审读专刊的独篇评价
《物友报》“文化园地”专版文化味儿浓
本报讯 “《物友报》是我市较有特色的内部资料性出版物,它的‘文化园地’专版,可以说是所有内部资料性出版物中文化类专版中的佼佼者……”
由湖州市文化市场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和湖州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联合编办的内部资料性出版物审读专刊《文化信息专报》,在新近出版的第9期上独家、独篇刊登了审读员撰写的《让企事业单位的内部资料性出版物文化味更浓些——读<物友报>的“文化园地”版有感》的评论文章。一份专刊只刊登一篇文章,而且全文对本报四版的“文化园地”专版进行专门评价,这还是第一次。
“内部资料性出版物是企事业单位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重要载体,是展示本单位形象的窗口,更是展现本单位文化的一个重要阵地。”文章列举了值得我市内部资料性出版物(即内部报刊)借鉴的四个方面:
一是“该版稳稳地成为该报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自《物友报》创办以来,‘文化园地’就以其独有的面貌示人,从未间断地坚守在报纸的一隅……让这份出版物的风格显得独树一帜”。
二是“文化味特浓”。“《物友报》的‘文化园地’在阐释文化内涵上是很成功的”,文章以今年4至7月的“文化园地”专版刊登的15篇文章为例,认为“都是文化味浓浓的美文妙章”,有她自己的特色,如“远方与故乡结合;紧随时光的脚步;传递企事业单位的文化内涵;有奇花异草,但没有‘杂’草;用悠闲的文章表达严肃的话题;历史知识丰富”等六个方面。
三是“善于利用职工队伍中的文化资源……丰富了该版的文化含量”。
四是“版面有很鲜明的文化形象”。作者在文章中说,每期的《物友报》的“文化园地”专版上,“除了三四篇主要文章外,必有一帧拍摄很美的照片,把版面装点得很耐看……这些点缀,使得‘文化园地’很文化,名副其实”。
作者在文章的最后,还提出了“希望我市企事业内部资料性出版物的文化专版办得更有文化味,更有看头”的个人见解,以充分“发挥其应有的文化引领作用”。
(周顺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