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www.hzhjmb.com
追寻当年当兵的足迹
当前位置:首页 - 物友报 - 2015年第7期 - 第四版 - 追寻当年当兵的足迹
追寻当年当兵的足迹
 
第四版  加入时间:2015-08-07 14:26:32     点击:1274

追寻当年当兵的足迹

□卢桑

40多年前,我在太湖北边无锡西山外的军营里度过了近两年的军旅生活,后来又北上张家口,在冰天雪地的祖国北疆待了一年多。人老了容易回忆往事,想念过去,忍不住有重新去看一看,体验一番的念想。五月下旬,开车带着老伴去了一趟无锡我当兵时的驻地,进行了一番别样的旅游,了却了心中的一个夙愿。

当年我们部队驻地三面环山,南边是无锡到宜兴的公路,公路下面就是浩瀚的太湖。如今,公路已经加宽,路也基本拉直了。公路边还建起了一个风景区,因为是双休日,公路边停满了私家车,人们到这里可以租个炉台,自己烧烤喜爱的食品,享受轻松惬意的时光与美食。

站在部队营房的大门外,既陌生又熟悉。熟悉的是营房的基本面貌还在,环抱它的青山依然郁郁葱葱,那个战士操练的大操场也没变。想当年每天清晨一队队的士兵在这里走队列操练,热气腾腾,喊声震天。陌生的是原来的老营房已不见踪影,原地盖起了四层楼的漂亮新营房,司令部大楼前的旗杆上,五星红旗和八一军旗迎风招展。“忠于党、忠于人民”的标语取代了原来的“提高警惕、保卫祖国”。我和门口站岗的士兵聊天,他对我这个老兵表示友好与敬意,破例让我和老伴走进营房,拍照留念。

离开营房,我们来到无锡著名的风景区,被郭沫若誉为“太湖绝佳处”的鼋头渚。鼋头渚景区在进行扩建,新辟了太湖游船,把太湖中的三个小岛连在一起,更加吸引游客,也更好玩了。而我最想去的地方,是鼋头渚里边,陡峭的崖边岩石上,“包孕吴越”和“横云”两块石刻分外醒目,美丽的太湖水,孕育了当年的吴国与越国,留下了多少令人难忘的故事与传说。家里珍藏着一张我当年穿军装在鼋头渚太湖边拍的黑白照片,脚下是清澈的太湖水,背景就是“包孕吴越”的石刻。四十年过去弹指一挥间,太湖山水依旧且更加美丽了,我在当年拍照的老地方重新再留影纪念,不过这次是彩色的数码影像,可以放在微信上晒给朋友了。

无锡市内有两座著名的山,锡山与惠山,锡惠公园就在两座山的下面,公园里有一处著名的景点:“天下第二泉。”潺潺的泉水、幽静的环境是品茶休闲的好地方,当年部队放假休息的日子,我与三两战友经常去锡惠公园游玩,“二泉映月”是必到之处。据传瞎子阿炳流传于世的二胡独奏曲《二泉映月》就是在此酝酿产生的。悠扬的琴声,优美的旋律,让人听了心情格外愉悦,成为祖国民族音乐中一个瑰宝,永世流传。锡惠公园不远处大运河旁当年有一座解放桥,桥边上有一处码头,是部队战备施工用的砂石料中转站,我们连有一个班长年驻守在这里。看守码头上的战备物资。我们连的任务就是到码头上将这些砂石料装车运到施工现场。如今大运河还在,解放桥已经不见踪影,横跨运河的是新的立交桥。当年的码头、货场已被高楼大厦所代替。

这么多年过去,再次来到当年当过兵的地方,看着这熟悉的山山水水,感觉是那么的亲切、难忘。就像是不久前一样,在太湖里我们教不会游泳的战友游泳,然后是武装泅渡;在军营里,早晨操练,学正步,最紧张的是半夜里紧急集合,打背包,扛枪扛炮,从难从严的实战训练,在靶场投手榴弹,实弹射击;在深山里,挖防空洞,修筑人防工事……这一片土上,留下我多少足迹和记忆,如今故地重游,圆了我多年来的一个梦。下一次,我还计划去张家口、宣化一带,追寻在北疆当兵的足迹。

 

上一条:与睡莲私语
下一条:已经没有了

没有相关信息

 发表,查看评论(0) 打印本页 搜索相关信息      
版权所有:湖州市物资化建民爆有限公司   地址:浙江省湖州市红丰路1633号  
电话:0572-2023915   传真:0572-2038754   信箱:hzhjmb@sina.com  浙ICP备0801754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