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交警部门从2014年4月10日起正式启动我市报废机动车辆、未年检车辆集中清理核查工作,仅到了使用年限的“黄标车”就有12000余辆——
“回收”公司全体员工“满负荷运行”
日拆解报废机动车辆量增5倍以上
本报讯 为进一步从源头上加强车辆管理,杜绝和预防报废车辆、未年检车辆上道路行驶的情况发生,市交警部门从2014年4月10日起正式启动报废机动车辆、未年检车辆集中清理核查工作。“回收”公司作为一家专车拆解报废机动车辆的企业,今年业务量猛增,从原来每天拆解4辆报废车辆增加到现在每天20多辆,日工作量增5倍以上,员工“满负荷运行”,每天加班加点,以保证报废车辆拆解工作圆满完成。
我市有12000余辆“黄标车”报废
所谓“黄标车”,是指高污染排放和未达到国Ⅰ排放标准的汽油车,或未达到国Ⅲ排放标准的柴油车。
2013年1月,由于空气污染问题,全国各地相继出台了淘汰黄标车的方案措施。据“回收”公司总经理奚晓明介绍,我市至今有2000余辆“黄标车”,这些车辆不但不符合环保检验要求,而且均到了使用年限,因此,这些车辆在明年年底以前将全部报废处理,而拆解这一工作任务的“主角”就是“回收”公司。
报废车辆多,借用场地解决停车难
作为专业拆解报废车辆的“回收”公司,对突然增加许多报废车辆,现有的场地根本不够使用。“没有场地,我们可以想办法来解决。”奚晓明介绍说,隔壁的“金属”公司场地大且空在哪里。双方通过协商后,“回收”公司把一些车辆转移到“金属”公司场地上,这样解决了场地难的困境。
任务大且艰巨,公司出人出力支持
面对巨大任务,人员不足是最大的难题。“回收”公司一面积极应对,一面向公司陈忠董事长汇报。陈忠果断决定,立即从公司抽派员工支持“回收”公司工作,解决了“回收”公司人员不足的情况。
双休日加班加点,将安全工作落实到实处
报废车辆越多,事故隐患增多,一旦麻痹大意,将引发车辆自燃或爆炸事故,特别是有些报废车辆使用年限长,油箱漏油,车载电瓶的电又未用光。为此,“回收”公司决定动员所有人员利用双休日,对未拆解完的报废车辆的电瓶、油箱等进行先拆解,以保证停放车辆的安全性,解决潜在的事故隐患,将安全生产隐患抑止于萌芽之中。
(小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