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棵永远成长的苹果树
□柏拉图
一棵苹果树,终于结果了。第一年,它结了10个苹果,3个被路人摘走,6个被风雨吹打掉落了,自己只得到1个。对此,苹果树愤愤不平,便折断了自己的一半枝桠。第二年,它结了5个苹果,路人摘走2个,鸟儿吃掉2个,最后自己还是只得到1个。
“哈哈,去年我得到了10%,今年得到20%,翻了一番。”苹果树不知道,被摘的那些果子,给路人充饥解渴时掉落的果子,回馈土壤的滋养。这些都是它能茂盛生长的必要条件。若无人照料,无土地孕育,苹果树不会如此枝繁叶茂。苹果树也不知道,它还可以这样继续成长。比如,第二年,它结了100个果子,自己得到10%,就有10个。第三年结1000个果子……苹果树自己得到的果子越来越多。
大学毕业后刚进公司工作时,总觉得才华横溢,意气风发,相信天生我才必有用。但现实很快泼了几盆冷水,工作繁琐又庞杂,每个环节都要谨慎小心到极致,特别是处理安全工作考虑必须周全,平衡好各方的利益关系,书本上学到的知识几乎又重新变成了白纸一张。
后来好不容易适应工作,新的问题又出现了。比如,做了很多事没人重视;也可能,只得到口头重视但却得不到实惠……总之,就会觉得自己就像那棵苹果树,结出那么多果子却只享受到了很小一部分,与期望相差甚远。
于是,开始会觉得不公愤怒懊恼牢骚满腹……最终,开始决定不再那么努力,让自己的所做去匹配自己的所得,慢慢地失去了刚工作时的激情。
“干嘛这么努力,反正工作没有一天两天是做不完的。”渐渐学会了这样的推脱懈怠和自我安慰。
“老了,成熟了。”也这样自嘲起来。但实质是,却不知道已经停止成长了。
为什么会犯这样的错?
觉得自己已经成长过付出过了,是到该收获的时候了。太过于在乎自身一时的得失,而忘记了最重要的东西要自身的成长和为公司服务。二是因为已经不记得工作学习最初的动机了,越来越少地从自我的内心中获得快乐,相反地,往往被外部因素比如薪水报酬等等影响自己的追求。
其实,工作的意义不在于你付出多少或得到多少,因为这两者通常都是成正比。正是因为你努力付出,脚踏实地奋斗,不仅是给公司带来益处,同时能给自己带来内心的充实感和愉悦感,能通过工作学到技能积累阅历,不断成长。
扎根在化建民爆,让自己做一棵永远成长的苹果树!
|